法治园区南京海事法院工程项目
发布时间:2024.04.29
一、项目分类:
司法类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法治园区南京海事法院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 南京市浦口区繁新街与春桃路交叉口
计划开竣工时间: 2022年11月至2025年3月
集中建设实施单位: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李洁
设计单位: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韩冬青
施工总承包单位: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仓晓博
监理单位: 南京江城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胡延冬
三、项目简介:
项目总建筑面积37305平方米:地上6层,建筑高度30m,建筑面积25769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高度-6.3m,建筑面积11535平方米。建筑密度37.9%,容积率1.79,绿地率13.5% ,机动车停车位205辆。由海事法院主楼及地下室、一栋安检中心、一栋24小时诉讼服务中心、一栋门卫接待中心,共计4栋单体组成。
四、项目特色
新的历史方位推动江苏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法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既是重要保障也是应有之义,在第三巡回法庭审判大楼建设选址处预留南京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环境资源法院等司法机构的空间,将几个法院、法庭统筹规划、建设在一起,形成一个法院群,发挥司法的集聚、带动效应。在项目规划时即把法治园区项目定位成为省委服务国家需要,重点打造的法治建设高端平台。在此背景下,为形成集聚效应、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根据省市新区的实际需求,法治园区总体规划明确为打造“两庭”(最高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国际商事法庭)、“五院”(南京海事法院、环境资源法院、知识产权法院、江北新区法院、江北新区检察院),四级法院共在同一园区的全方位司法保障新格局。
五、工程亮点:
项目采用设计总包模式,将建筑、室内、景观、信息化设计并联推进,做到土建、装修一次成型,设备、信息点位一步到位。
在单体设计上,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发展装配式建筑,采用桁架楼承板、内墙陶粒板、蜂窝钢板墙面装饰等作为公共建筑装配式试点,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整个工程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建造。同时,注重应用BIM技术,在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对BIM模型进行模拟,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统筹协调设计与施工衔接环节,保证技术方案的可实施性,减少后期变更。
积极推行施工总承包制度,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为项目集中协调管理创造必要条件。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和运用各专业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为项目争创“扬子杯”积极努力。
六、新工艺新技术应用:
积极采用囊式扩体抗浮锚杆、预铺反粘防水卷材、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等新技术,摈弃传统施工工艺的材料能源损耗,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优化工艺流程,大幅提高项目建设速度。
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充分利用太阳能,在屋面设置了740平米太阳能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同时在地下停车场设置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过绿色技术在项目中运用,大力倡导绿色节能理念,践行双碳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
另外,关于项目用水事项。在项目施工现场四周设置了自动喷淋降尘技术、洗车池用水三级沉淀回收利用、地下室设置了海绵设施及雨水回用系统,有效地做到了安全用水,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七、获奖情况:
重要获奖情况:
2023年12月29日,项目获得“南京市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
八、实景照片:
1. 项目总貌
2. 项目局部细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