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工程实训楼项目
发布时间:2021.04.01
一、项目分类
教育类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南京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实习基地项目
建设地点: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1号。
计划开竣工时间: 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
集中建设实施单位: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项目负责人: 张蒙
设计单位: 江苏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尚宁宁
施工总承包单位: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蔡璟衢
监理单位: 江苏省标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孙志华
三、项目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实习基地工程建筑面积15029.17平方米(含地下室面积4361.56平方米),地下一层为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五层为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22.8m。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基础形式: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基础,以5-1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持力层,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烈度: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结构抗震等级:地下室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三级,地上钢框架结构为四级,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一级。
四、项目特色
内部使用功能和外部整体形象融合兼备:南京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实习基地的功能需求以实训教室和实验室为主,结合部分办公和公共空间,同时为校企融合双创提供使用场所。整体布局以真实功能为出发点,高效、实用、完善、合理。外部整体形象在符合内部功能需求与学校形象定位的基础上力求创新,整体呈现出一本书的形态,面向天印湖缓缓打开。北侧立面面向校园,典雅庄重;南侧立面面向城市,灵动活泼,两侧立面紧密结合所对环境,因地制宜、互为表里、融合共生,形成协调的复合型有机整体。
塑造城市形态,渗透景观空间:建筑通过底层架空、顶层退台等规划设计,创造景观视觉通廊,让天印湖滨水空间和方--青龙山生态廊道的景观相互渗透,创造连续的、多层次的城市景观系统,成为整个城市景观界面上独特而和谐的形态亮0一点。在建筑设计品质上,通过规划设计本身的创新,统筹化思考,精细化设计,控制施工难度,在有限的成本控制下打造高品质的区域标杆建筑。
产学研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基地: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本项目提出了如下的建设目标: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需求无缝对接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基地;智能制造行业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产品研发孵化基地。
科技型高等学府的对外展示窗口:为体现院校的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设计整体应简约现代并有所创新。沉稳而不乏灵动,理性而富于人文关怀,两者之间相得益彰。打造一座既体现大学校园建筑的文化内涵又富含现代科技创新气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实习基地。
提升城市节点品质,起示范效应的区域标杆:项目位于南京工程学院南大门区域内。规划设计考虑一定的丽泽路贴线率,保证未来区域内城市空间形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用地处于天印湖滨水空间和方山-青龙山生态廊道之间,规划设计在临湖创造开敞的滨水空间,以退为进,引滨水景观入建筑。弘景大道和丽泽路交叉口的城市节点区域,在未来是方山会议中心和高新科技产业园的所在。作为该区域的首批建筑,理应以起到示范作用,力求打造精品,并与周边建筑有所呼应,提升城市节点整体性。
五、工程亮点
1、基础、主体结构稳定均匀
通过对钢筋的精确翻样、下料、绑扎安装和采用高强度、耐候性好的定型模板,配置穿墙螺杆和外夹钢管,以及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保证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截面尺寸和观感质量;砌体横平竖直,梁底后塞砖在墙体砌筑完毕一星期后进行,拉接筋采用化学植筋代替传统的预留、预埋,施工快捷、质量可靠。
本工程基础结构安全可靠,沉降均匀,未发现裂缝、倾斜、变形。沉降均匀稳定。地下防水不渗不漏。主体结构混凝土内实外美,未发现影响主体结构安全的裂缝,结构垂直偏差远小于规范允许值。
2、装饰装修精致、环保
室内装修材料全部经过国家环保认证。
(1)、外立面底层粉刷采用防水砂浆施工,保温材料为55厚YNB石墨复合保温板材料,平整度偏差控制在1.5毫米以内;连接件结实坚固,网格布严格按照规范及导则要求施工。
(2)、外墙采用石材幕墙、铝合金中空LOW-E玻璃幕墙、缕空铝板幕墙,装饰效果良好,同时又可降低周围对室内的噪音污染,并兼保温(隔热)的节能效果。
(3)、门厅、电梯厅地面为防滑地砖地面,铺贴密实、平整,无空鼓,接槎平整,留缝大小一致,无色差。
(4)、卫生间墙、地砖通线对缝,排版均在半砖以上,地漏位置居中,排水通畅;挡板、台板、龙头、隔断都对缝居中。
3、屋面工程美观、细腻
屋面保温采用阻燃型挤塑聚苯板,泡沫混凝土找坡。防水层铺设正确,搭接规范,转角采用水泥砂浆圆弧泛水收口、交接节点细腻,坡度合理。雨簸箕设置到位,分隔缝设置良好。
4、安装工程规范、到位
安装工程中预留、预埋准确,并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在模板上进行了油漆色标,有效避免了拆模后找不到预留、预埋管线的通病,支架制作精良,布置合理均匀,所有现场试验一次通过,装饰、装修过程中精心布置,确保了平面、立面的高度、位置统一、均匀。管道标识色标合理清晰。
5、内部设施先进、齐全
室内给排水、动力、电气照明、防雷、火警及联防等系统工程全部一次通过验收。
六、新工艺新技术应用:
本工程的绿色施工和环保节能程度高。施工过程中,在粉尘和噪音控制等方面实现了绿色施工的要求。节能灯具、中空玻璃、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全方位顺应了绿色节能的现代建筑要求。石材、涂料、瓷砖、吊顶等装饰材料均选用环保材料,符合国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标准。
开展绿色施工工作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策划在先,过程受控。施工现场采用绿色照明、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采用大型广告降噪围挡、场地进行硬化、绿化、基坑降水回收利用、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现场安装自动喷淋降尘系统装置及扬尘监测系统,由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视频系统、数据显示分析系统、预警控制系统、喷淋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后台数据 处理系统及信息监控管理平台组成;在线监测系统集成了 PM2.5、PM10 监测、环境温湿度及风速风向、噪声监测等多种功能,数据平台是一个互联网架构的网络化平台,具有对监测站的监控功能以及对数据的报警处理、记录、查询、统计、报表输出等多种功能。该系统还可与各种污染治理装置雾炮、围墙喷淋等联动,以达到自动降尘控制的目的。现场还采用裸土覆盖、车辆自动冲洗、电动雾炮车等进行降尘控制。施工组织严密,保证了工期,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和减少了污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七、获奖情况
重要获奖情况:被评为南京市 2021年下半年建筑施工市级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被评为2021年度南京市优质结构工程;被评为 2022 年上半年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一星级工地
八、实景照片
1. 项目总貌
2. 项目局部细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