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海外学院项目
发布时间:2022.12.01
一、项目分类
教育类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南京工业大学海外学院项目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西侧,南侧、北侧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的北苑生活区与亚青村生活区,东侧为校园水系镜湖,西侧毗邻浦口大道。
计划开竣工时间::2022年12月至2025年3月
集中建设实施单位: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李洁、钱超杰
设计单位: 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谢辉、张金水
施工总承包单位: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负责人: 燕守美
监理单位: 南京工大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成玉斌
三、项目简介:
项目总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414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密度16.48%,容积率0.926,绿地率 45.82% 。机动车停车位207辆。为一栋集合办公、科研、校史馆、会议室的综合交叉学科楼。
四、项目特色
项目总体定位:本项目的建设是基于南京工业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对外交流的需要;打造交叉学科,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要;应急管理学院的建设需要,项目建成后将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建筑学等学科的使用需求。
建筑设计:结合交叉学科特点,建筑方案将共享交流空间作为本项目特色,通过建筑空间设计促进交流,体现高校交叉学科类建筑特色。功能合理,流线便捷,注重公共交流空间设计,满足师生的科研办公使用需求。建筑结合景观整体设计,打造绿色、智慧高校建筑,体现新时代高校建筑的科技性、标志性;通过合理的精细化设计和造价控制,创造出既顺应校园整体脉络,又彰显高校科研建筑时代性与科技感的建筑形象。
五、工程亮点
1、现场主入口设置集成式可周转智能建造展厅,内设智慧工地大屏,接入各类智能设备,实时展示项目各项管理数据,使项目现场可视化。同时,展示精益建造、智能建造、绿色低碳在项目的应用情况。
2、采用了无人值守电梯进行垂直运输,以此来提高运输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并减少安全隐患。这种智能化的运输方式,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物品的运输,还可以在深夜或假期期间实现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有效提高了项目的运行效率。
3、集成式安全体验区:沿进入现场安全通道设置可周转式安全体验区,通过多媒体影视宣传、展板宣传区、个人防护用品展示。通过直接的视频宣传和实体防护用品的展示,使工人在思想上对作业任务和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有充分的认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4、地下室抹灰工程创新采用施工机器人作业,机器人抹灰的完成面垂平度也比人工抹灰更好,垂平度合格率达到>95%,空鼓率仅为人工抹灰1/30,为人工抹灰的6~8倍。
5、项目自开工即成立BIM小组,通过模型创建、土建及机电深化、钢结构深化、碰撞调整出图等BIM技术应用辅助现场施工,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施工技术问题,创造了实际效益。
6、施工中建立以省公建中心统一领导得安保体系、质保体系,按照区域进行划分,责任到人,并严格按照公建中心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施工,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六、新工艺新技术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海外学院项目因存在结构超长,主入口为大跨结构,入口一层多功能厅部位及其上部各层进行了抽柱处理,建筑于四层、六层分别设置大跨人行天桥。因上述重难点的存在使得本项目涵盖人防工程、深基坑工程、超长结构、大跨结构、大悬挑结构、空间结构等诸多结构体系,涉及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超长混凝土结构温控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钢结构技术、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钢桁架空间结构技术、张弦梁结构技术、减、隔震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结构复杂,结构体系种类多,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要求高,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范围广。
七、获奖情况
重要获奖情况:
1、2023年7月13日,顺利承办江苏省公建中心集中建设项目现场观摩会暨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
2、2023年7月18日,金湖县公共建筑集中建设服务中心到项目观摩,致力提升各参建各方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3、2023年9月25日,顺利承办“2023年江北新区建设工程‘质量月’观摩活动暨检测技能大赛”。
4、2023年10月23日,获南京市扬尘管控防治红榜项目。
5、2023年11月2日顺利通过2023年江苏省上半年“云观摩”工地评审并发布。
6、2023年12月20日,获得南京市2023年下半年建筑施工市级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
7、2024年4月9日,获得2023年智慧工地典型应用场景工地。
8、2024年3月25日,荣获南京市优质结构项目。
9、2024年4月17日,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八、实景照片
1. 项目总貌
2. 项目局部细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