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生化楼项目
发布时间:2022.07.01
一、项目分类
教育类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淮阴师范学院生化楼项目
建设地点: 淮安市淮阴区长江西路111号淮阴师范学院校区内。
计划开竣工时间: 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
集中建设实施单位:江苏省公共工程建设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葛永峰
设计单位: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张兵
施工总承包单位: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严云峰
监理单位: 江苏华盛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 张明海
三、项目简介:
总建筑面积约4.62万平米,包含1#生化楼及2#第二泵站。其中1#生化楼总建筑面积为45651.47平方米,地上共5层,局部地下1层;2#第二泵站总建筑面积为583.66平方米,地上1层,地下1层。项目投资概算26999.97万元、合同金额(总包金额20220.39万元/其他金额888.73万元);项目合同工期744天,合同约定开竣工时间:2022年5月15日-2024年5月28日,实际开工时间:2022年7月15日,预计竣工时间:2024年7月28日。
四、项目特色
建筑平面根据功能需求,整体布局分为三个部分,由北向南依次是生命科学学院,学术报告厅及化学化工学院,其中生命科学学院下方设置有一层人防地下室。南北向分布的两栋建筑,为各自学院的科研实验楼,地上五层,主要功能为实训室/ 实验室用房、科研用房、学习研讨室、教师工作室、仪器准备室和走廊等其他辅助空间。其中公共实验用房主要布置在两栋建筑西侧,科研实验用房集中在建筑东侧,方便管理和使用。其中生科院附属的标本馆布置于建筑东北角,朝向校园内部广场敞开,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中间的学术报告厅作为连接体,将两栋科研实验楼联系起来,地上两层,其主要功能为门厅、学术报告厅、变电所(采取电磁屏蔽措施)及其他附属空间用房。三栋建筑通过合理的平面布局,使得两个学院在整个方案中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衔接。
在整体的空间造型上,两栋建筑如海上航行的船只,结合流线型的景观设计,隐喻着两个学院在科研实验和学术研究上携手并肩,乘风破浪,踏浪前行。在立面的造型上,通过玻璃板和穿孔金属板的角度变化,来模拟化学元素的周期排列,象征着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在立面的色彩上,使用绿色和黄色作为跳色,分别隐喻着春天的萌芽和秋天的收获,与一届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过程相呼应。
五、工程亮点
作为新一代的校园科研实验楼,建筑立面采用简洁现代的建筑语汇与建筑材料,外部造型与内部功能相呼应。大尺度上通过富有体量感的建筑造型塑造校园的整体形象,小尺度上通过细节空间的雕琢回应人文尺度。校园立面材料主要使用真石漆、low-e 节能玻璃、穿孔金属板等等。厚重的实墙与轻盈的玻璃形成虚实对比,塑造丰富的立面形态。公共实验用房和科研实验用房的外立面设置穿孔金属板和low-e 节能玻璃,满足采光需求的同时遮挡来自城市界面的视线,保护空间隐私。
在节地与室内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六个方面,制定因地制宜、经济高效的绿色建筑技术方案。目采用设计总包模式,将建筑、室内、景观、信息化设计并联推进,做到土建、装修一次成型,设备、信息点位一步到位。
六、新工艺新技术应用:
本工程应用建设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版)共7大项、18小项:江苏省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8版)共应用5大项、7小项。
施工现场积极采用空气能热水器,主要向空气要热能,具有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又解决了太阳能热水器依靠阳光采热和安装不便的问题。由于空气能热水器通过介质交换热量进行加热,不需要电加热元件与水接触,没有电热水器漏电的危险,也消除了燃气热水器中毒和爆炸的隐患,更没有燃油热水器排放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制造相同的热水量,空气能热水器的使用成本只有电热水器的1/4,燃气热水器的1/3。同时施工现场道路、塔吊、脚手架、围墙等部位自动喷淋降尘和雾炮降尘技术、施工现场车辆自动冲洗技术,并实时展示监测数据。对于机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先进施工工艺或采用隔声屏、隔声罩等措施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噪声。通过绿色技术在项目中运用,大力倡导绿色节能理念,践行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
七、获奖情况(如果有,要已获得的奖项)
重要获奖情况(有提交):被评为2022年江苏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022年下半年江苏省建筑施工标准化二星工地;2022年淮安市优质结构工程。
八、实景照片
1. 项目总貌
2. 项目局部细节图